白话资治通鉴 沈志华 主编 中华书局版20册全pdf网盘下载

书名:白话资治通鉴(共20册)

定价:250.00元

作者:沈志华、张宏儒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97-09-01

ISBN:9787101010305

由沈志华主编,中华书局出版,包括白话《资治通鉴》、白话《续资治通鉴》、白话《通鉴纪事本末》、白话《明通鉴》四种共52册的《通鉴》今译系列就要陆续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样大规模的翻译工程组织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华书局等几十家学术单位的百五十余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完成,确实令人高兴。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宋神宗钦命之下,和助手刘恕、刘敛、范祖禹等人根据大量的史料,历时十九年才修成的史学巨著,共二百九十四卷,四百余万字,上起东周下至五代,记述了一千三百余年的史事,是中国历史上篇幅宏博、价值较高的部编年史。

《资治通鉴》–向为历史学者所推崇,有很多人模仿它,写成同样体裁的编年史;它在中国的历史编纂学上曾起过巨大的影响,至今仍是了解中国古代史的经典性著作。但是,由于这部著作全部用当时的文言写成,今天的一般读者阅读起来不免感到困难。《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指出:“近几年来,随着今译工作的开展,古籍已不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得懂,要有今译。”为此,我们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书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几十家学术单位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前后经过两年多时间,将这部史学巨著译成六百余万字的白话本。参加翻译工作的,大多是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的中年学者,也包括少数水平较高的青年学者。全稿完成后,特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断代史及古汉语研究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审核,并请当年《通鉴》整理委员会成员周一良、张政烺先生予以指导。

在翻译和审阅中,所遵循的原则及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是:一、翻译底本:以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7次印刷的标点本为底本。为方便读者对照检索原文,译文亦按照中华原文本的卷册,对应分为20册,各卷内分段,段前序号一仍其旧。

关于中华原文本的使用说明如下:

1.中华原文本中的胡三省注、章钰校语等,因译文已予判别参考、酌情吸收﹐故译本不再收录译出。

2.中华原文本的标点整理者对原文的错舛、缺漏、衍文用[]、()、<>等符号作了大量整理工作,译本则酌情径作改正,不再注明。

3.译本对中华标点本中存在的标点错舛及印刷误字(如“丘”,中华标点本的有些地方误印作“毋丘”)等,均在译文中径作改正,约有三百处,不再注明。

二、关于司马光原著的几点说明:司马光编集此书,系撷采浩繁史料编录而成,因所据史料的朝代、记述各有不同,故使《资治通鉴》成书后仍在人名、地名等方面存在较多的不统一或错舛之处译本特作如下处理;

1.原著人名的不统一(如“英布”,又多处作“黥布”;“孙皓*,又多处作“孙皓”),译本则酌情予以统-一。所确定用字,仅为读者阅读方便,不带有判别正误之意。

⒉原著地名的不统一(如“丹阳”,又作“丹杨”;“高丽”,又作“高骊”),凡因朝代变迁而致的不同称呼,译本为保留时代特色,一般不予统一。而同一卷内的相进不同称呼,则酌情统一。

3.原著的错舛,译本只改正有据可依的明显误字;对事件、人物生卒等史实性错误,则不予改正,保留原貌。

4.原著的干支记日,有些证之二十四史典籍,可判明有误,有些则难以判明孰是孰非,译本仅于其干支顺序不符者后注明“(疑误)”,不作改正及顺序调整。

5.帝王称谓:译本一般将原著所奉正朔之帝译为庙号,其余译为“国主”、“王”等。但原著中对同一人亦有谥号、庙号,帝、国主、王等混用情况,译本则不强求作全部统一。

三、翻译原则:

1.使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力求准确、流利、生动。原则上每句对照译出,仅在个别易生误解之处,酌作语序调整。对原著中的抽象论说,酌情意译。

2.对官名、地名及度量衡单位等一般不译。仅对古今地名辖境有较大歧义者,予以翻译(如“山东”译为“蛹山以东”;“中国”译为“中原”)。人物用字、号、小名者不统一用名,仅在其后注明其名。

3.专用词语:凡现代汉语仍在广泛使用的典故成语(如“唇亡齿寒”)均不译。古代专有的礼法、赋役、铨选等制度用语(如“郊祀”“九锡”等),在较早出现之处酌作翻译,其后相近之处则沿用。

4.时间:于标题年号后注明公历年,干支记日后注明旧历日期。

5.经典引文、诗歌、民谣等均予翻译。有特殊引申用意的经典引文,则根据上下文意略作适应性翻译。

6.繁体字、异体字处理;译文均用简体字,仅对人名、地名中无单一对应简化字,易引起歧义者,保留原字。异体字原则上统一为现代常用字。

7.对原文中个别词句具有不同理解,经译者、审校者商榷后未能统一意见者,一般尊重译者意见,择其一义。

译文的审校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下列专家、学者分工完成:马怡(1一43、51–54、58–68卷),吴树平(44~–50、55─57卷),沈玉成(69—78、119—176卷),曹道衡(79—118、177—184卷),陈铁民(185—213卷),李斌城(214–240、280——294卷),张泽咸(241—279卷)。张政烺、吴树平处理了译文中的部分疑难问题。全部译文,最后由沈志华、陈东林、李丹慧通读定稿。中华书局的诸位编辑也为译本成书付出了心血。

《资治通鉴》系集浩繁史料而成,纵横一千三百余年,洋洋四百万字,连同译本共近千万字。译本参加翻译、审校工作的有六十余人,虽经反复推敲、修改,其间限于水平,错舛之处定有不少,尚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臻完善。

资源清单:

白话资治通鉴 沈志华 张宏儒主编 中华书局版20册全/
├──白话资治通鉴01—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汉惠帝七年.pdf 9.33M
├──白话资治通鉴02—汉高后元年.至.汉宣帝黄龙元年.pdf 11.18M
├──白话资治通鉴03—汉元帝初元元年.至.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pdf 11.87M
├──白话资治通鉴04—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至.汉灵帝光和三年.pdf 11.09M
├──白话资治通鉴05—汉灵帝光和四年.至.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pdf 13.05M
├──白话资治通鉴06—魏邵陵厉公正始七年.至.晋愍帝建兴四年.pdf 11.69M
├──白话资治通鉴07—晋元帝建武元年.至.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pdf 13.37M
├──白话资治通鉴08—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至.宋文帝元嘉十八年.pdf 15.43M
├──白话资治通鉴09—宋文帝元嘉十九年.至.齐武帝永明十一年.pdf 11.93M
├──白话资治通鉴10—齐明帝建武元年.至.梁武帝中大通四年.pdf 12.97M
├──白话资治通鉴11—梁武帝中大通五年.至.陈文帝天嘉三年.pdf 10.95M
├──白话资治通鉴12—陈文帝天嘉三年.至.隋恭帝义宁元年.pdf 13.11M
├──白话资治通鉴13—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高宗永徽六年.pdf 12.04M
├──白话资治通鉴14—唐高宗永徽六年.至.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pdf 12.40M
├──白话资治通鉴15—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至.唐代宗大历十四年.pdf 9.93M
├──白话资治通鉴16—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唐宪宗元和十四年.pdf 13.16M
├──白话资治通鉴17—唐宪宗元和十四年.至.唐僖宗中和二年.pdf 13.11M
├──白话资治通鉴18—唐僖宗中和二年.至.后梁均王乾化三年.pdf 11.42M
├──白话资治通鉴19—后梁均王乾化三年.至.后晋齐王开运二年.pdf 12.36M
└──白话资治通鉴20—后晋齐王开运二年.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pdf 7.38M

————下载必看————

1、本站资源均通过互联网公开合法渠道获取,仅供阅读测试,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谢谢合作!
2、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方所有,本站不对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版权方认为本站侵权,请联系客服或发送邮件处理。
3、如无特别说明,本站解压密码统一为:yudouyudou
4、部分压缩为part1、part2类型的,需要全部下载到电脑才能解压
5、解压工具推荐:电脑端推荐使用WINRAR(最新版),苹果电脑端用RAR解压王。
6、关于下载速度:下载速度慢的,请开通百度网盘超级VIP会员下载,本站不提供网盘vip账号,请自重。
7、关于字幕和声音:MKV的影视资源都是内封字幕音轨,网盘播放是无法解析的,下载到本地电脑用potplayer,手机用QQ影音播放。
资源失效请添加客服微信 “ xiniu1080 ”,并发送资源名称,我们会及时重新补发
1080盘网_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分享,喜欢就盘它! » 白话资治通鉴 沈志华 主编 中华书局版20册全pdf网盘下载

发表评论